咨询热线 400-8786-991

成都如何缓解当众讲话紧张感 有什方法

发布时间:2022-08-24 15:59:39
点击查看大图

1、正视当众讲话的紧张情绪

( 1 )当众讲话紧张是一种普遍现象

不要担心自己当众讲话感到紧张的情况,对在众人面前表达自我感到紧张是一种普遍现象。 《生命时报》联合新浪网健康频道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, 2854名参与者中,超过五成人在"大庭广众下发言”时“每次都非常紧张害怕”, 40%的人表示“在某些场合紧张”, 仅有10%的人”从来没有紧张过”。在回答”为什么会紧张害怕”时,20%的人“从小就这样,说不出原因”,"怕自己说错话,很丟脸"的占30%,“一见那么多人,不由自主就紧张了”的有20%,觉得“自己心理素质太差了”的有20%。

( 2 )适度紧张对公众讲话有帮助

紧张是人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本能反应,它会让大脑兴奋、精神集中、创新能力增强,使人的潜能的发挥有了可能。适度的紧张、压力是激发潜能的有利因素。当众讲话过程中,人们普遍会感到紧张,心理学研究表明:适度紧张的情绪,能增强大脑的兴奋过程,提高大脑的活动功能,使人思维敏捷。在当众讲话之前和当众讲话的过程中如果不感到紧张,就会产生懈怠感,缺乏进取心,从而影响当众讲话结果。

2、看轻结果

现代心理学认为,在有人评价的情况下,很少有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原有的水平。在当众讲话时,很多发言者往往关注给听者留下什么印象,听众会如何评价自己,而不是要把自己的问题讲清楚。事实上,越来越多惧怕否定评价和对当众讲话焦虑之间正相关,越惧怕他人否定评价,当众讲话的焦虑程度越高,自信心越不足;自信心越是不足,越害怕当众讲话。可见,过于看重当众讲话的结果和听众对自己的评价,惧怕否定评价心理有可能导致高职学生回避当众讲话,阻碍自身的发展。

3、做充足的准备

在当众讲话之前,做充分的准备,可以增加自信心。准备包括长期积累和短期准备两项内容。成人来说,求职和职业的发展,都离不开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,所以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知识的积累, 一个人所说的话就是他综合素质的体现,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,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,学习专业知识、广泛阅读积累语言表达的素材,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和总结,逐渐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,需要利用生活中在众人面前开口讲话的机会,锻炼胆量和学习当众讲话的技巧等。